36氪首發|清研微視獲過億人民幣B+輪融資,打造商用車保險安全服務生態鏈
發布時間:2020/10/14 新聞動態 瀏覽次數:1692
? ? 36氪獲悉,智能安全出行方案提供商蘇州清研微視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清研微視”)宣布完成億元級別人民幣的B+輪融資,投資方包括創谷資本、柳東基金、和聚明德基金、東方國資等。本輪融資主要用于技術研發、擴展商用車保險安全服務業務。
? ? ? ? 清研微視成立于2013年5月,曾獲乾融創禾、清研資本等機構的數千萬人民幣B輪融資。公司主要研發以“AI硬件+云控服務+大數據”為核心的智能安全駕駛綜合解決方案,核心技術包括人工智能車載應用、行車參數實時獲取與動態分析、多功能輔助駕駛、智能化決策、遠程信息處理與云控平臺開發等。
? ? ? ?清研微視是由清華大學蘇州汽車研究院孵化,核心團隊從2006年開始在清華大學從事駕駛人異常狀態及不良駕駛行為檢測預警技術的研究工作。公司創始人兼CEO張偉是清華大學博士和博士后,在人工智能領域有10多年的技術研發經驗。其他團隊成員來自清華、北大、浙大、復旦、MIT等國內外高校。
? ? ? ?張偉告訴36氪,在國內,保險公司每年為交通事故的支出高達近萬億人民幣,商用車車險賠付率超過85%,綜合成本率約120-130%,虧損最為嚴重。而車道偏離、轉向碰撞、行人碰撞、前車追尾是交通事故發生的直接原因,疲勞駕駛、注意力分散、隨意變道、視線遮擋、超速行車、酒后駕車等行為是交通事故發生的根本原因。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清研微視開始為貨運和客運商用車企業、保險公司、物流車隊提供車載智能終端和大數據云控服務。
? ? ? ?智能終端包括柔性生理信號傳感器、DMS(駕駛員監控系統)、雙目ADAS(高級輔助駕駛)、BSD(盲區檢測系統)等,用于實時監測和分析人、車、路的異常情況,包括駕駛員疲勞駕駛、注意力不集中、吸煙、打手機、不系安全帶等行為;車輛的急加速、急減速、急轉彎、超速、緊急制動等狀態;并提供車道偏離預警、前向碰撞預警、行人碰撞預警、盲區檢測、實時位置監控、遠程視頻監控等功能。
? ? ? 目前,清研微視的客戶包括中國人保、中國平安、太平洋保險、京東、韻達、陜汽、江鈴、東風和徐工等保險、物流和汽車企業。
? ? ? ? 張偉表示,清研微視針對商用車保險的安全服務已經幫助商用車用戶有效降低了事故率,幫助保險公司顯著降低了事故賠付率和賠付支出、提高了風險識別能力、定價能力與客戶管理水平。
? ? ? ? 例如,韻達物流安裝了3600余臺清研微視駕駛員狀態監控產品后,2018年的交通事故率和賠付率比2017年降低了50%;2019年起,在與人保的合作項目里,商用車隊安裝了約4000臺護駕衛士后,截止目前,保險賠付率降低了約35%。
? ? ? ? 談及競爭優勢,張偉表示,清研微視的DMS技術是國內第一家通過主機廠技術驗證并實現SOP Tier1供應,他們也是國內唯一掌握通過方向盤操作特征檢測駕駛員疲勞狀態技術的供應商。同時,清研微視開發了國內首款主動雙目立體視覺系統,可實現晝夜全天候工作和非監督目標檢測,有效探測距離超過150米,測距誤差小于2%,支持68°大視場角。此外,他們開發了適用于低算力嵌入式系統的深度學習加速技術,具有更精確的距離解算能力、更精確的行人行為預測能力和多目標并行識別能力。
? ? ? ? ?在市場規模方面,張偉表示,在貨運車保險服務方面,市場規模有3500億人民幣。在智能硬件銷售方面,2020年,商用車產量約480萬輛,如果護駕衛士(DMS和ADAS)智能設備成為商用車的標配,市場規模可達96億人民幣;而全國“兩客一危”約有72萬輛,如果按照2018年交通部《關于推廣應用智能視頻監控115號報警技術的通知》要求,市場規模可達17.3億元;此外,全國公交車約有65萬輛,整個公交車智能安全設備市場規模約為55億人民幣。
? ? ? ? ?可以想見,基于市場對安全駕駛輔助功能的需求,或是基于數據分析的服務需求,清研微視的產品和服務都有著相當大的市場潛力。張偉表示,從企業的發展歷程來看,清研微視目前正處于從初創期向成長期過渡的階段,預計清研微視的業務擴展將在未來幾年駛入“快車道”。“道阻且長,我們不僅要自身快速發展,也將攜手國內更多的智能駕駛領域的企業,共同進步,為行業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力量。”
下一篇: 繁華之上的另一種靜謐人生